马兰头和枸杞头

儿童白癜风怎样治 http://pf.39.net/bdfyy/bdfyc/141212/4535766.html

马兰头

野菜里,不得不提两个头:马兰头和枸杞头。

·马兰头

她提着竹筐去采马兰头,我看到《诗经》里采野的女子“左右流之”;地上草丛里的马兰头红茎绿叶,嫩的青翠欲滴,也宛如纤纤女子,令人怜爱。

马兰,每次看到这名就会想到家乡黄梅戏的名角儿,同名,戏唱得好。说来也怪,每次听她的戏,我竟也会想起清香扑鼻的马兰头。

能与“春野第一鲜”的荠菜媲美的野菜,非马兰头莫属,且马兰头后来成为淮扬菜里独挑一份不可或缺的凉菜,不可小觑。

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马兰,湖泽卑湿处甚多,二月生苗,赤茎白根,长叶有齿形状,……人多采汋晒干,为蔬及馒馅。”

采马兰头趣味无穷,与挑荠菜不同,马兰头不用剪刀,掐头即可,采起来极方便。小时候跟妈妈去采马兰头,因为不认识,跟在妈妈身后找。

马兰头不好认,不像荠菜外形辨识度高,叶子跟一般蒿草没什么两样,小时候认不清,但通常它一出现便是一大片,通常妈妈找到,我跟着就起劲掐起来。最欢闻刚掐的马兰头清香,与荠菜相比较,荠菜香让人陶醉,马兰头令人清醒。

简而淡之采的马兰头

明代有首《马兰歌》,从采撷到烹饪,细细道来,有点陆游《食荠十韵》的味道:“马兰不择地,丛生遍原麓。碧叶绿紫茎,三月春雨足。呼儿竞采撷,盈筐更盈掬。微汤涌蟹眼,辛去甘自复。……”

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里写道:“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

马兰头做法很多,我们家基本是凉拌。择出鲜嫩的芽尖洗净后快速焯水,除去苦味又不失爽嫩,沥干,切碎,拌入切碎的香干,调味即可。范范喜欢清炒,说清炒油多更好吃。嗯,野菜需要油,也说得通。

凉拌香干马兰头过去是初春难得的美味,不过现有保鲜技术,平常淮扬菜里也能吃到。但如果像简而淡之提竹筐去采回,那咬春的感觉定是别有风味的。

每每吃马兰头,就仿佛回到小时候。拎着小竹篮,跟在妈妈身后,羊角辫一颠一颠,走在家乡的田埂上。

·枸杞头

野枸杞我们家乡叫枸杞头,外形跟菜场卖的枸杞叶相似,只瘦细些,很好认。

枸杞头很粗生,早春的田埂到处可见,常有老太太媳妇儿提着篮子采,一会儿工夫,就能摘一堆。枸杞到处都是。

枸杞头清炒和做汤均可,吃起来跟枸杞叶区别不太大,只野菜的清香味更浓些。

有一年春天同学聚会,提议徒步,一众人从巢湖沿湖边一路走到中垾,边走边采枸杞头,趣味无穷。这才是聚会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回味了童年,锻炼了身体。春天就应该这样体验。

汪曾祺在《故乡的野菜》里写的枸杞头,仿佛是一幅水墨画:

枸杞头。春天的早晨,尤其是下了一场小雨之后,就可听到叫卖枸杞头的声音。卖枸杞头的多是附郭近村的女孩子,声音很脆,极能传远:“卖枸杞头来!”枸杞头放在一个竹篮子里,一种长圆形的竹篮,叫做元宝篮子。枸杞头带着雨水,女孩子的声音也带着雨水。枸杞头不值什么钱,也从不用秤约,给几个钱,她们就能把整篮子倒给你。女孩子也不把这当做正经买卖,卖一点钱,够打一瓶梳头油就行了。枸杞头带着雨水,女孩子的声音也带着雨水。这样的枸杞头,有点舍不得吃呢。

西域美农特级乐野枸杞g无硫熏免洗大粒红枸杞子茶食补头茬干货健康零食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旗舰店¥32.99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nhezx.com/afhhy/701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