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将瑞安的各种习俗细数了一番,看看哪些“怪习俗”,让你又爱又恨。
1新年是要有拦街福的拦垟福拦垟福是瑞安乡村新春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这天,在瑞安,桐浦十八社“拦垟福”民俗活动热闹开场,多人组成70多个方队,浩浩荡荡在各个村庄巡游。给大家送去祝福,带来欢乐。
▲桐浦镇拦垟福现场
▲榕枫大龙
瑞安的“拦垟福”活动形式和内容与温州市区大抵相似,但又有它的特点,主要特色是巡游活动在农村田间进行。据当地人介绍该项活动起始于唐末,盛行于宋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悠久历史。
2二月二是要吃芥菜饭的芥菜饭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瑞安素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谓可以防止生疥疮。幼时常听长辈说,如果在当天不吃芥菜饭,是会“烂头”的。
↑二月二,龙抬头→幼儿理发防生疮据《瑞安县志》记载:“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
3七夕是要吃“巧食”的巧食七夕的味道瑞安童谣里有一句唱到:“七月七,巧食喜鹊啄”。每逢七夕,瑞安人有吃“巧食”的习俗。
七夕七夕
“巧食”是米粉拌红糖、蘸芝麻制成,有舌形、指形等。夜把“巧食”抛在瓦背上,酬谢喜鹊搭桥之功,并望多给人间报喜。
4过年前是要晒酱油肉的酱油肉瑞安特色美食瑞安人习惯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酱油肉和鳗鱼鲞。用生瘦猪肉、生鸡鸭放在酱油中泡浸,然后晒干食用,别有风味。
酱油肉
性味咸甘平
开胃祛寒消食
过去,在晒这些腊货的那个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挂着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自做的酱油肉、酱油鸡味美质优,所以即使市场里有现成的卖,人们还是愿意自己动手晒。鳗鱼是温州的特产,瑞安人一般去菜场买些个头比较大的鳗鱼,剖开淡晒,就成了我们口中的“鳗鲞”,鳗鲞比鲜鳗还要好吃,是年夜饭中佐酒的佳品。
5年前是要担心的?是“掸新”!掸新年前必做的活儿在瑞安话中,“担心”与“掸新”发音极其相似。不懂其中意义的人,常常会听错。
掸新干净迎新春
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袭腊月"掸新"习俗,瑞安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准备干干净净迎春。
6过年是要吃“分岁酒”的分岁酒过年增肥的项目瑞安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
讲究的分岁酒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桔(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
7囡儿出嫁是要分糖金杏的糖金杏媛子儿的嫁妆之一这是瑞安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句谚语,人们一听就知道与婚嫁习俗相关。但是,如果深究什么是“糖金杏”?许多人就不知所以然了。女儿出嫁分糖金杏,是瑞安一项有特色的婚嫁习俗。金杏,就是石榴,瓯语叫“金杏”。
糖金杏,是将白糖染成红色,煎成浓汁,然后用模具压出石榴形状,冷却后即成。糖金杏最初是纯白色的,因为当时没有食物染色剂。以后随着人们对红色的喜爱,尤其是在办喜事时对红色的偏爱,糖金杏也变为红色了。糖金杏有大、小两种,大的一个有三四斤重,小的一个仅几两重。
惯例是,在“送日”(男家选定婚娶日子,通知女方)时,男家要用方盛,送到女家,一般是大的送一个,要插上彩色绒球,用玻璃匣子装好,摆在新房中,小的则视女家亲友多少而定,有多少家亲友,就送多少个,表示祝贺新婚夫妇早生、多生子女,像石榴般的多子。
8正月初一是要去上坟的正月上坟正月初一全城扫墓瑞安城内居民扫墓的日子不是安排在清明、而是定在农历正月初一或稍后几天的假期内。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据嘉庆《瑞安县志·风俗》记载:“元旦贺岁,户无大小,皆服明洁衣服、祀先,序拜尊长,出谒邻里戚友。三日后,果酒拜墓。五日以内为节假、交相展庆,市不贸易。”这就说明,瑞安城内居民于元日“果酒拜墓”的习俗在清嘉庆(18世纪中叶)以前已经形成,至今已有近3个世纪的历史,
9与孩子相关的也是要“人情”的沙面汤,对对酒这些都是“人情”朋友的孩子出生了,喊你去吃沙面汤,这个时候的伴手礼就是红包了。馈赠红包寓意祝福新生儿吉祥安康成长。
当孩子满周岁,俗称“对对”时,按照温州的习俗,是要摆满月生日宴的,这个时候,“人情”也是要出的。
来源:瑞安论坛、鹿城旅游
.................................................
推广合作
新闻爆料
商务联系
商务合作
广告(仅接受广告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